劉寶書
劉寶書(1890~1969),字子民,范家山劉家灣人。高小畢業后,到長沙邵陽中學讀書,后自費留學日本,先學政治經濟,后專攻農業,畢業于園藝研究科。
民國5年(1916)回國,先后受聘于浙江農業學校、北京農業大學任教授。
民國12年回湖南,任湖南省第一甲種農業學校校長。
民國16年,從日本引進無核溫州改良蜜桔和優良梨種,從上海引進水蜜桃等良種,種植于范家山和劉家灣,并開辟5畝苗圃,培植桔、梨、桃優良果苗,創造了當年播種、嫁接、出圃的速成育苗法。
民國21年,從河北引進鴨梨、雅兒糖梨、秋白梨、香水梨、北京白梨等優良品種,用木瓜梨和“適園”梨(劉的果園稱“適園”),進行花粉雜交,育成新品種“適園一號”,予以推廣。
民國25年2月,任湖南省第三農事試驗場場長,在長沙高橋分場進行各種作物栽培試驗。
民國27年7月,湖南省農業改進所成立,劉任茶作組主任。
民國33年,劉離職回鄉經營果園。
不久,邵陽淪陷,當時,日軍駐邵陽的指揮官與劉曾在日本明治大學同學,邵陽維持會在縣城召開擴大會議,劉應邀參加。
抗日勝利后,劉以漢奸嫌疑被囚至民國38年2月出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劉任湖南農學院園藝教授,主辦農業綜合試驗場,對果樹資源進行了廣泛調查和深入研究。
1969年10月30日歿。
本文編輯:鐵打的寶慶
免責聲明:本站所刊載的所有內容來自網絡,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辦單位: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技術支持:劉慶為 ICP備案號:湘ICP備18022032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