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江是湖南省洞口縣新開發出來的一個風景點。這次來邵陽沒有什么計劃,主要目的就是想看看老寶慶府,反正是休閑游,邊走邊看,邵陽、新邵、隆回、武岡,上月剛游過新寧,這次接著就去洞口。我們來到千年古鎮洞口。
一到洞口就是找酒店,放行李,了解景點。一打聽,洞口最好的風景點就是羅溪國家森林公園。沒有絲毫猶豫我們就趕上了去羅溪的車,一上車才知羅溪在洞口最西邊,當天無法趕回,聽當地人說就近有個新搞的半江還可以,于是我們就改道奔半江。
半江在離縣城約十公里的毓蘭鎮,所以這個景點又叫毓蘭半江風景區。從縣城花五元錢坐中巴就到了毓蘭。要提醒的是當地人都把毓蘭簡化成了又蘭,所以乘車或找地方要注意這點。毓蘭到半江是約五里路的狹窄鄉道,一眼望去,遠處高山險峰,層巒疊嶂,一片山岳風光。這是屬雪峰山脈的牛欄山,因風光旖旎,當地有"南岳歸來不看山,半江歸來不看岳"之說。我們花15元錢坐上當地的三輪摩的進去。途中遇上修路,說是明天里面的半江度假村要開業,只是奇怪半天功夫如何能把這單行鄉道拓成雙道。小道沿著一條水流不大的溪水,司機說這就是半江的水。半江只是一條境內江,從發源地鳳凰山一直流入平溪江都在洞口縣境內,以前每到雨季山洪裹著山泉一起湧來,形成半江淸澈半江濁的奇景,所以才叫做半江。上世紀五十年代,蘇聯人幫忙在峽口攔水筑壩建起了半江水庫,水患變成了水利,現在的水量完全變成可控制了。
不一會我們就到了谷口,先是見到山峰下的半江生態旅游度假村,這片新建筑很顯眼,院子里不少人正在忙著明天的開業準備,以后游客來就可以在這里吃飯、住店、泡溫泉了。再往上走不遠就是橫亙整個半江口的一片古建筑群,這里是賀仙寺景點,整個景區正好處在谷口兩旁左持右挾的獅嶺與象峰下。從路邊跨過架在溪流上的頗有民族特色的賀仙風雨橋就是賀仙寺。據說最早的賀仙寺建于清朝,現在的建筑基本上是后補的。也不清楚賀仙寺供奉的是哪路神仙,反正離不開當年在此地羽化成仙之類的神,應屬于道教文化,因為高高的懸崖峭壁上有長生洞牌坊,附近還有賀仙泉、仙馬、清涼洞、五老峰、九子太婆等與仙相關的遺跡。這邊象峰怪石林立,那面獅嶺布滿古跡。獅嶺又名接龍嶺,用以紀念當年賀龍紅軍來此,與賀仙純屬巧合。
再往上是沿著山邊往上爬的山路,剛開始是段沒有什么鋪墊的土路,后面就是崎嶇不平、斷斷續續的石階路??雌饋硭坪醵盖?,走起來也沒有那么費勁。路邊沿懸崖處還殘留著一段段石壘墻,路盡頭就是那高高的水庫大壩。一上大壩,我們就被眼前景象吸引住了:只見三面青山映入眼底,滿江綠水透去天邊。清澈的半江水在群山懷抱中如詩似畫,分不清是山擁著水,還是水繞著山。遠處群山似黛,近處碧水如泓。身臨其境,一時忘憂忘情忘返,就是沒忘欣賞。不僅沒忘,還沉醉其中。恰時上來幾位當地人,我們就一起登上游船投入到那如畫的山水之中。首先進入眼簾的是矗立江正中的將軍出塞,這座大山將江水一分兩半。我們先進入左面江峽,這邊山勢巍峨,險峰迭出,最誘人的是那原生態的茂盛植被,雖值隆冬卻還見層林盡染,黃葉紅楓點綴其中煞是好看。迴轉到右邊,又是另一片峽區風光,遠遠望去兩岸對峙,群峰鎖關;迎面過去天寬水闊,別有洞天。這邊有個名字叫礦山巷,顧名思義這里可能曾經開山釆石,天造人鑿之下留下了奇特的巖石景觀,如嘯天龍、佛坐禪等。
流光逝水,不知不覺我們就到了連著半江水庫的另一座湯家園水庫。這個水庫修于半江的上級,因以土石壘成故又叫土壩水庫,一樣山清水秀,風景如畫。難得的是這旁邊還有個世外桃源般的小村落,我們因急于趕晚班回程車就無緣探其究竟了,也算是留點遺憾吧。其實我們還是非常慶幸的,這無意中游覽的半江不說比陽朔之秀,攀三峽之峻,至少要感謝上蒼,讓我們在2013年的最后一天發現了又一處原生態的山水勝地。
看見半江
獅嶺下的度假村
峽谷中的賀仙寺建筑群
賀仙風雨橋
溪邊的賀仙寺
建在懸崖上的長生洞
山上多奇石
冬天有秀色
老管理處的房子
上山石階路
回望獅嶺
一直往上
山中砍柴人
殘破石墻
山巒起伏
半江水庫
水庫大壩高約40米
乘游船就自己打電話
山上還有山
本文編輯:鐵打的寶慶
免責聲明:本站所刊載的所有內容來自網絡,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辦單位: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技術支持:劉慶為 ICP備案號:湘ICP備18022032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