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東隆源中小企業創業中心
企業形象改善,產業集聚上規模,產業鏈日益完善,邵東箱包產業的轉型升級勢頭明顯加快。
邵東縣以前采用家庭作坊式的生產工藝,出去與客戶洽談業務時,都不好意思帶對方參觀廠房,流失了不少訂單,如今不少公司進駐到隆源創業園后,公司銷售額從過去的1000萬元增長到現在7000多萬元。
據相關統計,目前隆源中小企業創業園內有27家箱包企業,今年預計完成出口3.5億美元,創造稅收9000多萬元,將占湖南省箱包產業出口額半壁江山。
邵東箱包皮具產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初,系中國箱包生產三大基地之一。2012年以前,邵東箱包皮具產業還處于粗放的發展階段,由于是散戶經營,濫打價格戰,最終淪為深圳、廣州等地大企業的箱包代加工基地。
2013年劉純鷹從泰國回到家鄉邵東縣創辦隆源中小企業創業園,第一期20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已完成建設。
同時由他牽頭成立了邵東縣箱包服裝進出口協會,提出“借助僑商資源,開拓海外市場”的策略,旨在幫助企業開辟一條通往國際市場的商貿之路,減少出口中間環節,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并且充分利用廣交會、湘交會等各類展會平臺,擴大自己的外貿“朋友圈”抱團出海,使邵東制造的箱包服裝產銷業務,遍及歐美、東南亞等地區的百余個國家,逐漸輻射全球,實現出口額的成倍增長。
“過去的家庭作坊式的箱包企業,現在產業園的帶動之下,更新了設備和技術,提升了質量和銷量,不少企業還走上了海外發展的道路。”劉純鷹說。目前隆源中小企業創業園內有27家箱包企業,落戶園區抱團發展。
墨西哥湖南商會會長唐楚杰便是返鄉發展大軍中的一員,去年年初,他從墨西哥回到邵東隆源中小企業創業園建起加工基地,短短一年多來,“邵東造”箱包已源源不斷地銷往墨西哥、埃及、印度等國,創造了年2000萬美元的銷售額。
在隆源創業園區企業自主產品展示廳內,展架上擺著大量形狀不一、顏色各異的箱包,其中有具備GPS定位功能的背包,有太陽能充電的背包,這類箱包主要面向旅游市場,在歐美發達國家,這樣的背包價格比普通背包高出10倍左右。
劉純鷹表示,伴隨產業升級,邵東箱包下一步的重點是繼續提高科技含量。
文/圖:楊波
本文編輯:鐵打的寶慶
免責聲明:本站所刊載的所有內容來自網絡,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辦單位: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技術支持:劉慶為 ICP備案號:湘ICP備18022032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