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婁底到邵陽的鐵路通車儀式
現在的邵陽火車南站
上世紀70年代初期,拍攝者在東塔公園拍攝人民廣場的全景照片。照片看到的是上南下北。毛主席的光輝形象塔矗立中央,東南有“邵陽大飯店”,南面有“東風飯店”,西面是運輸公司,北面有新修的“烹調大學”。那時,南面的東區政府樓、外貿樓、工商銀行和遠處的黃家山新華書店都還沒有修建。
根據老同志回憶,人民廣場是1969年修建的。當時這里是寶慶汽車站。汽車站拆除了以后,還拆遷了30多戶民房。這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逝世時,邵陽城內萬人空巷悼念的情景。
2012年改造前的人民廣場
現在的人民廣場
五一南路南端,左邊是新華書店,右邊的東風飯店(目前的“東風商業步行街”)上方的黃家山還沒有打通。
現在的五一南路
邵陽市最早的公共汽車
現在的公交車
八十年代的東大路
現在的東大路
1958年全國大煉鋼鐵時邵陽筑爐煉鐵的情景。
七十年代的中河街
六十年代的邵水西路
現在的邵水西路
七十年代的汽車東站
現在的汽車東站
昭陵西路舊景
現在的昭陵西路
1965年,在邵陽市,來往資江兩岸的汽車過江全靠浮橋過渡,車行既緩慢,人車混雜,也極不安全。
現在的資江一橋
邵陽水府廟修建于明萬歷年間,位于資、邵二水交匯處,后毀于戰火,清道光年間重修,為全木結構的古建筑,畫棟雕梁,古香古色,現為游覽勝地。此照攝于1963年。
現在的水府廟
七十年代的北門口洞子
現在的北門口洞子
修橋
1968年,邵陽資江一橋,亦為當時資江惟一的一座雙曲拱橋建成通車。通車慶典這天,游行車隊敲鑼打鼓從橋上緩緩駛過,邵陽市民也紛紛涌上橋頭慶祝歡呼。
資江一橋橋頭
1965年龍須塘邵陽紡織舊貌。
1982年邵陽人民廣場市工業品貿易中心大樓,當時市區首棟建筑面積超萬平方米的建筑,今天的廣場佳惠。
現在的工業品貿易中心大樓已經變成佳惠商城
1984年邵陽四橋飛虹。
現在的資江兩岸
八十年代的邵水東路。
現在的邵水東路
七十年代的百步蹬。
現在的百步蹬
七十年代的青龍橋及邵水兩岸。
現在的青龍橋及邵水兩岸
七十年代末期的青龍橋,以前叫冬瓜橋。
現在的青龍橋
上世紀六十年代,資江上白帆片片,這一行船隊正駛過邵陽古城墻北門口與臨津門之間。
本文編輯:鐵打的寶慶
免責聲明:本站所刊載的所有內容來自網絡,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辦單位: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技術支持:劉慶為 ICP備案號:湘ICP備18022032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