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包腦舞棕包腦舞是流傳于洞口瑤寨山鄉的瑤族祭祀舞蹈,因表演者身披藤蔓棕衣、頭蒙棕片、神奇詭異而得名。表演形式原始古樸,動作粗獷豪邁、孔武有力。2014年,瑤族祭祀舞蹈棕包腦:舞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者:鐵打的寶慶 閱讀:139
2018年01月07日 04點01分
縱教四肢能靈活,不藉提撕不屈伸一一隆回西洋江木偶戲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隆回縣文化館開展了本縣的民間藝術種類普查,其中西洋江的木偶戲與七江的炭花舞是隆回的雜耍,在三大集成(中國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故...
作者:鐵打的寶慶 閱讀:127
2017年12月17日 02點12分
小小一雙翼,輕輕紙上行……正如新邵縣思源實驗學校美術教師馬麗婭所說的那樣,剪刀在她手里猶如有了生命,眾人凝神屏氣間,就完成了一幅剪紙作品。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區別在創作時,有的以剪刀為主,有的...
作者:鐵打的寶慶 閱讀:148
2017年11月18日 11點11分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就是造紙術,而在現代社會中手工造紙術已逐漸沒落,很多工廠已選擇機器化。但在湖南隆回灘頭鎮有一家被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授匾的灘頭手工抄紙技藝傳習所,目前仍一直是手工砍竹、手工摘取滑葉、...
作者:鐵打的寶慶 閱讀:162
2017年11月15日 10點11分
工作中的唐文泰老人恒春奇制作的戲曲盔頭近年來,洞口縣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辦法》精神,堅持依法保護、科學保護,非遺保護工作取得...
作者:鐵打的寶慶 閱讀:239
2017年11月06日 03點11分
新寧縣位于湘西南邊陲,境內聚居漢、瑤、苗等21個民族?,幾逯饕植荚诼榱?、黃金瑤族鄉及周邊鄉的八峒(即麻林峒、黃卜峒、邏繞峒、深
作者:鐵打的寶慶 閱讀:404
2017年10月14日 06點10分
插繡作品插繡傳承人(以上圖片來源于非遺資料)苗族婦女喜愛刺繡就像喜愛唱歌一樣,幾乎視若生命的一部分。插繡是苗族民間傳
作者:鐵打的寶慶 閱讀:101
2017年10月13日 02點10分
活字印刷手藝人劉師傅家里還收藏了來自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活字印刷的古字,至少上萬,其實他家過去至少有10倍以上的這樣的活字,但在風雨
作者:鐵打的寶慶 閱讀:226
2017年10月11日 09點10分
說起炭花舞,其實并不陌生,她 是我們家鄉七江的一種民間絕活,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炭花舞也叫舞炭花,我國梅山文化中獨特的一種傳
作者:鐵打的寶慶 閱讀:243
2017年10月10日 05點10分
《采茶燈》是流傳于新寧縣清江橋鄉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表演形式介于戲曲與舞蹈之間,亦歌亦舞,活波詼諧,音樂優美婉轉,特色鮮明
作者:鐵打的寶慶 閱讀:174
2017年10月07日 01點10分
免責聲明:本站所刊載的所有內容來自網絡,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辦單位: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技術支持:劉慶為 ICP備案號:湘ICP備18022032號-4